《立国之本:一届人大召开与第一部宪法诞生》小说完结版免费阅读 立国之本:一届人大召开与第一部宪法诞生小说全文

发布时间:2023-11-24 编辑:小编

会议最后通过《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还同时批准国家五年建设计划纲要和选举新的中央人民政府。聘请顾问对宪法研究推敲

1953年1月,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宋庆龄等32人为委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起草工作进行了一段时间后,宪法起草委员会为慎重考虑,决定聘请顾问。

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要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包括国家制度、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原则等等,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十分复杂。

与一般法律相比,宪法的制定有更加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法律规范要明确,文字表达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有高度的概括性。因此,宪法的起草需要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

出于这种考虑,宪法起草委员会一开始就聘请了法律专家周鲠生、钱端升为法律顾问,聘请教育家叶圣陶、语言学家吕叔湘为语文顾问,从各个角度对宪法草案进行研究推敲。

周鲠生,曾用名周览,1889年生于湖南长沙,是我国著名的国际法专家,是新中国国际法学界的权威。

因此,当宪法草案涉及国际法方面的内容时,毛泽东充分尊重这位国际法专家的意见。1954年3月18日,宪法起草小组又拿出了宪法草案讨论修改稿,在第三十六条“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中增加了一款“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毛泽东在这一条旁批语道:“此条应采纳周鲠生意见。”

周鲠生对此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深入地思考,提出了自己的建议。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中,把这一款改为“决定同各国缔结的条约的批准和废除”。

钱端升,1900年生于江苏无锡,是著名的宪法学家、政治学家,我国现代政治学的奠基人。1953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制定前夕,第一个全国性的法律团体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成立,钱端升被推举为副会长。这个学会即现在的中国法学会的前身,是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关心下成立的,由董必武担任会长。

钱端升和中国政治法律学会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为第一部宪法的诞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同两位法律专家一起,被宪法起草委员会聘为语文顾问的是教育家叶圣陶和语言学家吕叔湘。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他1894年10月生于江苏苏州。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作为委员,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过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立国之本:一届人大召开与第一部宪法诞生》小说完结版免费阅读 立国之本:一届人大召开与第一部宪法诞生小说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