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烽火九州

烽火九州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武道风流

主角:武昌充文栋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将视线重新放在了梁王的二十万大军,就看最先出现的幡旗沿着南侧官道一路前行,持续了小半个时辰后,远处的天边终于没有了新的士兵再次出现,这让武昌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因为无法近距离查探,从山顶向下看去,武昌只能通过幡旗和鼓手来估摸对方人数的大概,以前武昌和李尔先生聊过,李尔说他在一本军书上看到过些记载,战场上让士兵们协调作战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一般而言每一个万人以上的队伍都会设立一名校尉,会有自己的将旗,下属十个以上的千人队,每个千人队设一名千夫长,这些千夫长则听从将旗的指挥行动。

  更有一些军队甚至在每个千人队下属的百人小队中也有一面旗帜,这是为了方便士兵们察觉战场上的战事而设立的,比如当一个小队的阵型混乱的时候,每个小队里的士兵可以根据旗帜来判别自己所归属的队伍然后迅速地向其集结,这样一来能保证军队在战场上不那么轻易地溃散。

    鼓手也是,每一个万人队通常都会配对一队鼓手和两面车载大鼓,一队鼓手约有五六人的样子,车载大鼓则是将鼓置于战车之上,十分显眼,用来以鼓声传递信号,方便士兵听从指令,判断敌人所在的方向。

    基于这些,通过刚才的观察不难发现,对方能称得上将旗的旗帜仅有十面,鼓手约有十队,和所谓的二十万大军根本对不上号。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武昌扭头冲着陈安国问道:“铁塔,你估摸着对方大概有多少人?我怎么觉得这人数对不上号啊?”

    和武昌从李尔那学来的半吊子兵法不同,陈安国自幼习武,家中曾经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户,家中放有不少兵法类的书籍,不说兵法能学进去多少,最起码战场上的常识他比武昌懂的多,此时听到武昌询问,仔细回想了刚刚梁王手下大军的兵力以及运输补给的细节,陈安国轻声道:

    “老大,不,百夫长,我刚刚仔细观察了一下对方阵容小队间的配置,以及对方小队旗帜的大概数量,人数差不多得有十万人左右,加上运粮车以及后勤补给的人员配备,人数应该在十一万到十二万之间。”

    “和我你还这么客气,都是一家人叫什么百夫长,说实话,我和你估摸的差不多,感觉对方顶天了也不会超过十二万人,可上庸城破后,所有的情报来源都说梁王手下共计二十万大军,剩下的人难道都凭空消失了不成?”

    见陈安国和自己估摸的数量并没有差太多,武昌有些奇怪对方最少八万人去了哪里,反倒是陈安国似乎对武昌的称呼有所执着,倔强的说道:“不,百夫长,我觉得以后咱们弟兄们称呼你还是正式一些比较合适,毕竟已经不是在武陵山脉了,咱们拿着军饷就得遵守军中的规矩,现在你是百夫长,可不代表你以后不会是千夫长、校尉,甚至是将军,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我能看出来,你是想带着弟兄们在这乱世闯出一番事业的,这规矩还是趁早定下的好。”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烽火九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