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有重开日,人回少年时

来源:阅文

状态:连载中

作者:要离刺荆轲

主角:赵煦,曾布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赵煦没有采用他在现代的那些炫技写法。

而是规规矩矩的,一笔一画的用着标准的馆阁楷书抄录。

一字一字,一行一行,从左而右。

虽只是一个孩子,手小力气也小,写的字笔迹也浅。

然而,工整端正,字迹清晰,每一个字的大小、格式都几乎一样。

这就惊到了在旁边服侍的内臣们。

“殿下笔锋真俊,虽王右军少年之时,怕也不过如此!”冯景半是真心,半是阿臾的赞美着。

赵煦没有回答,只是自顾自的抄写。

脑海中,那些只剩下浮光掠影般的记忆,开始回闪。

父皇那张不苟言笑的脸,慢慢的被渲染上色彩。

从景福宫中供奉的御容画像,渐渐的真实起来,也渐渐的有了温度。

耳畔,隐约似有曲水流觞之音,丝竹雅乐之声。

烛光开始映照,殿陛之间,一个个身服紫袍,簪花佩鱼的大臣身影,倒映在瞳孔上。

“六哥,跟朕来,不要怕!”父皇牵着他的手,小小的,瘦弱的手,从帷幕之后走出来。

这里是集英殿!

“此乃吾儿皇六子佣!”父皇微笑着,对着坐满了整个集英殿的大臣们介绍着:“已封延安郡王,朕欲明春使其出阁,届时,还需诸位髃臣辅弼保佑!”

群臣于是分文武两班,分班上前,以臣子之礼,对着父皇,也对着站在父皇身旁的,小小的、瘦瘦的赵煦再拜道贺。

很多年后,赵煦才知道,为了那一夜的集英殿大宴,他的父皇,做了精密的布置与安排。

不仅仅在京在任的侍制以上大臣、横班以上武将,全数召集。

更提前了很久,召回了多位在外的重臣,同时做出了复杂的人事安排。

景福宫使、武信军留后、入内副都知、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制置使李宪这样手握重兵的亲信内臣,被圣旨召回,以出席当夜宫宴。

跟着李宪回京的,还有一个人。

河北路转运使吕升卿。

吕升卿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兄长吕惠卿,时以资政殿学士、知太原府、兼麟延路经略安抚使。

大半西军,都在吕惠卿麾下听命,其帐下诸将,也大都是熙宁以来拓边武臣。

此外,即将外任江宁的尚书右丞、中书侍郎王安礼,也被特意安排,坐到了仅次于两位宰相的位置上,好叫王安礼能看清楚赵煦的样子。

而王安礼,是王安石的胞弟,其将外任的江宁,正好就是王安石求去之后的隐居之所。

这些人,加上所有在京在任侍制大臣、横班以上的武臣,同时出席集英殿夜宴。

等于宣告天下,延安郡王,已是储君!

也等于给赵煦上了一个保险。

若有变故,李宪、吕惠卿的大军,加上王安石、王安礼兄弟的号召,足以逆转一切。

不止如此。

过了几天,赵煦的父皇,公开在延和殿中,当着宰执们的面,宣布了一个事情。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花有重开日,人回少年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