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应许之人

应许之人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区日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这话如果是外人说的,简光伢可以不去理睬,但自己的亲娘也说这话,这就太伤感情了。“你要不是我娘老子,我一个大嘴巴子就招呼过来了。”简光伢咬牙切齿。

何润物也是有脾气的人,儿子敢说出这种没天良的话,她也就干脆什么都不管了,而且说到做到,对儿子的婚事再也没有插手,也没有提过任何建设性意见,反倒是对娘家侄子何苦的婚事很是上心。

跟简光伢这边的磕磕绊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陇对面何苦的婚事却紧锣密鼓风光无限。准新郎何苦做了甩手掌柜,一切事宜都扔给了家人。家在瓜洲城郊的准新娘颜文举背景原来很不一般,父亲是区农业局一把手,母亲在区税务局,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之家,但在当地也颇有脸面。多年来,父母盼星星盼月亮盼着长女颜文举能把婚结了,现在终于如愿了,而且找的老公苗红根正还仪表堂堂,父母自然是百般满意,所以决定大操大办。

何家在鲤鱼塘也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三千多村民百分之六十姓何。何苦的父辈兄弟姊妹九个,枝繁叶茂。何苦自己的兄弟姊妹也九个(加上姐姐何齐的话就是十个),也枝繁叶茂。家族上下对何苦的婚事尤其重视,甚至称得上百年不遇。至于原因,一是何苦过继给了三叔何继梅,何继梅两口子已作古,所以何苦的婚事所有叔叔伯伯都要帮衬。二是何苦当年过继出去是因为家里穷得叮当响,何苦做出了牺牲,兄弟们欠他一份情,所以现在兄弟们也要尽心尽力。三是老地主何祖卿还健在,虽说被打倒多年,在村里的权力旁落了,但至少名义上还是何家的族长。他长子的儿子办喜事,家族上下谁能不帮忙。别说何家的男子要出钱出力,嫁出去的女儿这个时候也不能往后躲。

这种情况下,作为何苦的小姑、老历史反革命何祖卿的幺女、简光伢的母亲何润物跑过去何家忙上忙下,确实也应该。问题是,她对自己儿子的婚姻大事束手不管,却对娘家侄子的婚姻大事那么热心,这就很古怪了。就连何苦的生母都看不下去了,语重心长,说妇人家,都快四十的人了,也该懂点事了,我这边里里外外有的是人,也不缺你这一个,你儿子的婚事你不闻不问,你脑壳里长草了罢。

何润物说那个短命鬼不让我管,我也不想管。

大嫂说哎,你这个死妇人家,凡事不动脑壳,将来老了有你的苦头吃。

大嫂跟小姑子之间这样说话,在于两人即是姑嫂,又有一层母女的感情在里面。

所以这里又要顺便说一下老地主何祖卿了。老地主膝下九个子女,可九个子女是分两个阶段生的。前一阶段是三八年之前,生了七个。生完七个后,因为听说岛国人打进湖南了,老地主何祖卿作为瓜洲地方武装的小头目,也上了前线,参加了发生在湖南境内的一系列战事,一直打到岛国投降才回到瓜洲,回来后又跟老婆生了一子一女。由于时间跨度太长,等到最小的女儿何润物落地的时候,两口子膝下孙子孙女都一大群了。地主婆当时已四十好几,收官之作过后,身体枯竭了,只有把嗷嗷待哺的幺女交给儿媳哺育。其导致的后果是幺女何润物从小娇生惯养,认知发生混乱,事实上的父母一直被她看作爷爷奶奶,大哥大嫂被她当作父母。尽管成年后嘴上也能分清楚,可心理上永远纠正不过来。更大的麻烦是,何祖卿老来得女,自然万般溺爱,舍不得打舍不得骂。而兄嫂呢,虽然哺育了,但又因为不是自己的孩子,所以也不敢打骂。结果何润物的心智永远成熟不起来,蛮横、愚蠢、懒惰、狭隘、自私。养到十七八岁,娘家把这个麻烦踢给了垄对面的简家。简家在村里是小门小户,穷家薄业,简家次子简有财老实巴交身体羸弱,二十好几了也没讨到婆娘。因此,明知道接手的是个麻烦,但考虑到能传宗接代,也没那么多讲究。事实是连何家都觉得对不住简家,作为赔偿,时不时地接济一下。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应许之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