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卦先生江湖路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韦木水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大婶婶端上来晾好的白开水,说:“来,三毛哇,喝口水,下午就甭去地里了,在家复习复习,准备明年再考吧。”大婶婶去找刘清算卦,回来都跟大伯伯倒腾了;大伯伯“咕噔咕噔”地咽着黍糕,一边说:“姑娘的身子丫环的命,晃晃悠悠将扎挣。我看就呆在家里好好儿受罪吧。”大伯伯是激将法,他也不死心就这样认从算破天的结论,心里话:“明年再考!宁让他碰了,也不能叫他误了。考它个三年五年也没啥,不就是花点儿钱儿嘛!”

张为民坐起来,接过大婶婶递过的水缸儿,喝了几口,啥话也没说,低头夹糕蘸菜。他听得出家里人的话音,很是不服气,心里话:“考不上大学咋啦?都考上大学了,谁来种地?难道非得考上大学吗?不考上大学,人们都活不成了?!”

下午一点半,张为民睡醒起来,大婶婶说:“三毛哇,你甭去啦,在家看书吧。”

大伯伯犹豫了一下,说:“黄天在地的,去吧,割一点儿少一点儿,慢慢儿的。”

晚上,张为民全身像是散了架似的,怎么也睡不着。哥儿几个挤在堂地下的小炕上,大哥二哥早已进入了梦乡,他却在思考着自己的未来张为民从小就极爱看书,什么小人书连环画小说,都看。为了买书,他攒过麻绳头,拾过废铁掌,刨过棍儿茬,悄悄儿偷过家里的鸡蛋(为这事还挨过他娘的打呢),只要够本书钱,就跑到书店里。我们怕挨家长骂,从来不买书,老去借他的看。他也为自己拥有大量的书籍而十分自豪。大婶婶说:“三毛哇,卖了棍儿茬,你就买个烧饼吃吧。”“昂。”他答应的十分好听,可到了金沙川镇,卖了棍儿茬,手里攥着钱儿,脚步却不由自主地跨进书店。虽然一个烧饼才五分钱儿,张为民就是舍不得买。上了高中也是如此。东北人讲话:能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他却是宁可不吃饭,也得买书看。所以,语文课总是比其它各科成绩好,在课堂上,老师常常拿他的作文给我们讲。在云阳县一中,每到星期天,张为民总是图书馆里的第一个顾客。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特别是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等;最让他爱不释手的就是柳青的《创业史》。如诗如画的描述,鲜灵灵的人物,就像村里的三姥爷站在张为民面前啦话一样此时此刻,虽然是收获的季节,张为民心里那颗“在家乡搞文学创作”的种子却悄悄儿发芽了。他想,既然柳青能够甘居农村几十年,写出传世之作,我为什么不能呢?#_#

天上的北斗星把儿转向了西南,后天爷被遮得只剩下一个小月牙儿,星星们都悄悄儿地眨巴着眼睛,愣愣地看着张为民,老杨树微微地抖动着身子,小树苗却发狂地摇着头;金水河裹着秋天的落叶,依旧哗啦啦地向东流去,伴随着从窗户纸传出来的大婶婶的叹息声大约过了十几天,张为民的骨头才逐渐换了过来。他适应了各种农活儿。歇歇儿的时候,他仔细地听着父母亲和大哥二哥的谈话,看他们的表情,看他们的动作;晚上,一笔一划地写进日记里。有时,写着写着就睡着了。大婶婶则慢慢儿起来,悄悄儿地站在炕沿下,挨个给孩子们掖严盖子,然后去拉灯绳看着张为民如此用功,大婶婶侥幸地想:“神仙也有丢盹的时候儿,或许刘清算错了,孩子明年补习能考上?”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算卦先生江湖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