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利器:新中国自行研制第一批武器装备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70周年专题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当时,设计组全体成员努力拼搏。他们利用一辆破旧的英国维克斯两栖车,把螺旋桨推进改装成了带旋转喷口的喷水推进,冒着很大风险驶入松花江进行试验。确实是实践出真知,试验中由于干舷过低,掌握不住操作要领,曾经造成顺江漂流,险些出事故。但经改进后,终于证实了喷水推进方式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优越的。

这个令人欣喜的结论为设计组增添了极大的信心。

尽管受到当时政治因素的严重影响,但是,广大科研人员仍然凭着为实现我军装甲机械化做贡献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仍然艰难地进行着新坦克的研制工作。

1970年2月,科研人员又试制出三辆样车,经试验,整车性能基本达到战术技术指标要求。

同年,五机部决定进行批量生产,但由于一些部件的技术生产条件不成熟,又被迫中止。

1971年,五机部决定,新坦克不成熟的部件暂时下马,基本成熟而质量不稳定的部件抓紧进行攻关。于是,又重新组织力量进行设计。为尽快推出我们自己的主战坦克,科研人员在原战术技术指标较高的设计方案基础上,提出了简化方案,经有关部门重新审查后,军委装甲兵和五机部正式批准试制出定型样车,并由装甲兵组织进行定型试验。

1974年3月26日,我国坦克科技人员自行设计、研制的国内第一代中型坦克,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型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设计定型,并命名为“1969年式中型坦克”,简称六九式中型坦克。

六九式中型坦克在火力、机动性和夜间作战能力方面,较之五九式中型坦克均有所提高。

当时的一位军人后来回忆说:

当时,我所在的部队装备的是五九式中型坦克,1976年时看到友邻部队换装了六九式坦克,着实让人羡慕,因为它比我们的车跑得快多了,而且有车长、炮长夜视仪……

六九式中型坦克的研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为我国以后的坦克研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坦克工业已走上自行设计、研制的道路。

据一位技术人员后来回忆:

六九式坦克与五九式坦克相比的最大亮点就是它的100毫米滑膛坦克炮。坦克炮身管长5450毫米,炮身全长5705毫米,身管前中段靠前的位置布置有抽气装置,火炮全重为1970千克,驻退机和复进机并列布置在火炮上方。

这种炮是我国第一种使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坦克炮。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是一种次口径的穿甲弹,也叫“长杆弹”,它的穿甲威力要比普通标准口径穿甲弹的威力大得多,而且滑膛炮便于保养……

这辆六九式中型坦克,凝聚着科研人员的无数心血。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国之利器:新中国自行研制第一批武器装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