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大唐做富婆

来源:若初文学网

状态:连载中

作者:明月帆

主角:金玉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跟钱氏一样,金玉妈也是离婚后一个人把金玉拉扯大。金玉妈在老家经营着一家大排档,女人做生意,尤其是一个带着孩子的单身女人,过程中有多难,金玉从小到大都看在眼里。

金玉曾经想过,大学毕业后就回到老家,女承母业,继承大排档。反正小时候跟在她妈后面耳濡目染,也学了一手好厨艺。金玉妈一万个不同意,要金玉以南方某双一流A+高校为目标,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出人头地,别回到乡下被人指指点点。

因为金玉她爸出轨的事,这么多年,金玉和她妈没少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小地方的人,观念传统,认为男人出轨都是家里的女人不够贤惠。金玉她妈早就不屑于在这件事上跟人争辩了,她只憋着一口气,要金玉考个985、211,让别人看看,她一手带大的女儿有多优秀。

钱氏其实跟金玉她妈一样的性子,嘴上不饶人,心跟豆腐一样软。

金玉来这里十天了,钱氏没有一次开口要金玉帮忙搭把手,在厨房里做些什么。

劈柴、生火、担水、和面、做饼、出摊,钱氏都是一个人从早到晚地忙活,舍不得使唤金玉一下。

金玉偷偷跟在钱氏后面,到她出摊的地方看了几天,最后实在看不下去了。

钱氏的生意并不好,有时一天只能卖掉一半饼子,这时是七月,古代又没有冰箱,剩下的饼子第二天全馊了,白赔了一半原材料的钱。

金玉在钱氏支摊的地方仔细看了一下,这里的烧饼摊太多了。就跟现代社会,满大街都是奶茶店一样,同质化竞争严重,单个店铺客流量下降,利润也薄,起早贪黑累死累活,一天到手几十文。

让钱氏改卖别的并不现实,因为跟现代年轻人痴迷奶茶一样,唐朝人对烧饼的痴迷程度也是不相上下。

从民间百姓到王公大臣,都以烧饼为主食。鼎鼎有名的大诗人白居易,就是不折不扣的烧饼爱好者。他还专门写了一首《寄胡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谗杨大使,尝香得似辅兴无。”表达对烧饼的喜爱。

做法上,这个时代的烧饼用面粉、酥油、糖、五香盐和芝麻、胡桃仁混合在一起,温水和面发酵,中间多次加酥油,最后刷上糖色入炉烤制。出来的味道,跟现代社会差不多。

金玉一晚上翻来覆去,最后天没亮就起床了,蹑手蹑脚进了厨房,生怕把钱氏吵醒。

钱氏是闻到香味起来的。

进厨房一看,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你你你……这这这……都都都……你做的?”

十张又大又圆的饼子,上面铺着一层鸡肉、胡萝卜、水芹,色泽金黄,热气腾腾,闻着就让人咽口水,恨不得马上咬一口。

这是金玉做的改良版披萨。

这个时候还没有洋葱、芝士,金玉只能用狮子葱、奶酪代替,做了十张手撕鸡味儿的。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穿到大唐做富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