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活》小说章节目录免费阅读 希望之光: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活小说阅读

发布时间:2023-11-24 编辑:小编

两间茅屋、两千弟子、两袖清风,二十八年耕耘桃李,平身已是不贫穷。

与其说这是一幅挽联,不如说这是贫困山区的人民对教师的礼赞,对教育的呼唤。

李宁、杨晓禹也都曾经在基层工作过,在农村考察过。不久前,他们还去位于太行山区的河北省涞源县考察过。那次考察,越想就越叫人感到心情沉重。

在桃木疙瘩村,面对那间已经是人走房空的破教室,纵然是铁石心肠,也禁不住潸然泪下。

从韭菜山下来,张胜利、吕成山等11名失学少年的哀求声一直在耳旁回响着:“叔叔,我们想上学,我们想上学!”

……

4个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他们一致认为:眼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应救助贫困地区那数以百万计的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少年儿童!

目标确定之后,郗杰英提议给这个救助项目起个名。

可什么样的名字才能更具有号召力,更具有影响力呢?几个人就在一起商议,你一句,我一句,提出很多名字,“精卫计划”、“爱心计划”、“桃李计划”、“振兴计划”……但都不太理想,好长时间名字定不下来。

由于意见一直不能统一,徐永光他们就暂时把起名的事放下,分头下去调查。

回来之后,他们写出了一个宣传提纲,提纲上写的名字是“春雨计划”,是郗杰英的意思,寓意救助工程就像“春风化雨”般给孩子们带来希望。

但徐永光认为这个名字还不太理想,建议先别发,想想再做决定。

为这事,徐永光天天想,夜里辗转反侧,夜不能眠。甚至翻起了《辞通》和《资治通鉴》。

在一天夜里,忽然,他的脑海里迸出了“希望”这个词,多闪光的一个词啊,孩子们是祖国的希望,教育是人类文明的希望,我们的这项事业也充满着希望,为什么不叫“希望计划”呢?

第二天,当徐永光把自己想到的“希望计划”说给大家时,大家都说好。

徐永光拿过写着“春雨计划”的宣传提纲清样,用钢笔圈掉“春雨”,填上“希望”。

郗杰英接过改过的清样,沉思片刻,说道:“叫‘希望计划’还不如叫‘希望工程’,这项事业既充满着希望,同时又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希望工程’,太好啦!”办公室的其他人都鼓起掌来。

在团中央的书记处会议上,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刘奇葆,向全体书记介绍了“希望工程”的构想,提请书记处批准。

没有异议,大家一致通过!团中央书记处批准:

在全国实施“希望工程”。

宣布实施希望工程

1989年10月30日,以刘延东为理事长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海内外庄严地宣布:

为长期救助贫困地区品学兼优而因家庭困难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将建立我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会”,实施“希望工程”。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希望之光: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活》小说章节目录免费阅读 希望之光: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活小说阅读
返回顶部